硬核科普 | 新茶友建立自己的“品饮体系”很难么?细说普洱茶的品饮体系

在很多新手茶友刚开始接触喝茶的时候,尤其在向一些老茶客请教相关问题的时候,大概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忠告:先从XX喝起,逐步建立自己的品饮体系……云云。

在我们的公众号读者中,相信听过类似建议的茶友也有不少吧。

那么,各位大佬们口中的“品饮体系”究竟是什么呢?作为茶友,又该如何去建立自己的“品饮体系”呢?

这一篇文章,我将结合我个人的理解,尝试用尽量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大家梳理清楚这个概念,希望能为各位茶友,尤其是处在迷茫期的新手茶友,提供一定的帮助。

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下,什么是“品饮体系”。

硬核科普 | 新茶友建立自己的“品饮体系”很难么?细说普洱茶的品饮体系

一、“品饮体系”是什么

此前我翻过很多专业茶书或者茶类自媒体,可惜好像从来没看到哪位讲茶说茶的老师讲清楚究竟什么是“品饮体系”。

所以在这里,我就斗胆献丑,说一说我个人的理解。

先说下“体系”是什么。体系,通俗的描述就是“框架结构”和“基础逻辑”。用某百科上的解释,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对一个或一类事物全方位的系统化知识和技能框架。

在我的理解中,喝茶的“品饮体系”至少应该包含了两个基础体系三个关键点,我简称为“2+3体系”。

先说两个基础体系。

茶的品饮体系=认知体系+感知体系

我们日常所说的“品饮体系”,其实是一个经过简化的短语,省略了前面的主语和定语,全称应该是“某个人对于某类茶的品饮体系”

这里面的“某类茶”既可以是大类(如“滇红”、“普洱茶”等),也可以是细分小品类(如“熟茶”、“古树茶”、“拼配茶”等)。比如“张三杠对于古树茶的品饮体系”等。

这里面既有主观的部分,也有客观的部分。

客观部分指“是什么”,主观部分指“怎么样”。

是什么”就是认知(通过学习,方式可以是看书、看视频、看帖子、报专业培训班、或者认识个大佬面对面交流,当然也可以找个靠谱的交流氛围好的微信社群比如我们的“一山一味讲茶堂”社群硬核科普 | 新茶友建立自己的“品饮体系”很难么?细说普洱茶的品饮体系跟各位茶友一起互相交流学习),而“怎么样”就是感知(通过品饮,用身体各个部位去充分感受)。

很多时候,相当一部分茶友都忽略了“认知”只关注“感知”,在我看来,这是不太合理的。

比如茶友王三泡想要建立自己关于普洱茶的品饮体系,那么就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他要了解什么是普洱茶以及其他关于普洱茶有关的、正确的基础常识,第二要通过实际品饮通过自己的感官去充分体验普洱茶带给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及是否能够喜欢上这种感受,进一步的话还要通过这种感受能评判出一款普洱茶的好坏优劣。

所以,这里也必须要先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关于喝茶这件事的自我定位”,先大概确认一下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爱好者寻求一杯适口的茶简单喝一喝?还是想成为一名资深的、甚至接近专业级别的发烧友玩家?或者直接就是准备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某个茶类的专家”。

在这里面有几个影响因素:是否有足够大且持久的兴趣、是否有足够多的时间精力、以及是否有足够充裕的资金预算

任何事情,想走向“资深”或“发烧”的级别,都是需要花费无数时间和货币成本的。

只有自我定位明确了,设定目标才会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乱喝。

如果目标是成为“名山古树茶资深发烧友”但每个月喝茶买茶的预算只有50块钱或者常年工作996甚至每天辛苦加班到后半夜根本就抽不出时间来好好喝杯茶,那恐怕就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了。

硬核科普 | 新茶友建立自己的“品饮体系”很难么?细说普洱茶的品饮体系

二、茶的认知体系

先说认知体系,也就是我们对相关茶知识/常识的了解和认知。

比如我们想建立关于“普洱茶”的品饮体系,那么至少我们需要先了解普洱茶是什么,产地在哪里,有什么主要产区,各自有什么区别,以及普洱茶共有几个大类,各自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一些基础概念的含义是什么,也可以了解下普洱茶大概的发展历史,以及比较知名的品牌及产品定位等等。

此外我们可能还需要知道“普洱茶”的审美价值审美方向是什么(如一山一味、越陈越香等),这些信息会让我们对“普洱茶”这个茶品类有一个粗略的概念认知,在喝的时候也能尽量减少因其他茶类品饮经验带来的误导。

同时,如果能了解一些关于六大茶类的基础常识,肯定是更好的。比如不同茶类的主要区别(原料、工艺、产地、风味等),普洱茶跟其他茶的不同之处,这样才能在品饮的时候有更加立体的对比。

否则,可能就会让我们在日后品饮过程中“一叶障目”或“以偏概全”。

就好比一个从来没吃过川菜的人想建立对川菜的品味体系,那么最好先知道川菜的几个主要流派、以及每个流派的发展过程、各自的特征和代表菜品等等,这样才会避免“吃过几次成都菜就到处讲自己吃懂川菜了”之类的尴尬现象。

我在之前也写过一篇关于“普洱茶认知体系”(点击左边蓝字即可)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重温了解一下。

三、茶的感知体系

接下来,才是感知体系,或者叫风味体系。也就是这个茶品类的基本风味特征以及我们自己更喜欢其中的哪一种细分风格。

同时,这也是一个用“实践”去验证“理论”的过程。通过“喝”去验证前面的认知是否正确,是否与自己的真实感受有所偏离。

当然,感知体系所包含的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香气、滋味、体感、韵感(气韵)等等,基本上每个类别的茶叶都通用。

简单的拆解一下:

3.1 香气:

香气主要有两个因素:“香气类型”和“香气表现方式”。

香气类型就是诸如花香、果香、蜜香等,有很多种,可以借助“香气风味轮”来了解。

香气表现方式主要分为三种:水漂香、水含香、水生香。对任何一种茶来说,水生香都是最高级的香气表现。

香气往往是我们感受一款茶的第一印象,因为在正式品饮之前通常会先感受他的“干茶香”和“挂杯香”、“盖底香”等。香气主要通过鼻腔来获取。

注意一点,虽然在喝茶过程中“香气”很重要,但喝茶不是为了展示“能辨别出多少种香气”,而是确认这些香气能否给身体和精神带来“愉悦感”。不能带来愉悦感的香气是没有价值的。

3.2 滋味:

滋味是通过口腔内的味蕾感受到的风味特征,如苦、甜、酸以及杂味、异味等(有些人也会把涩、麻等触觉感受归入滋味中)。

味蕾,又叫“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头上,舌头不同位置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看一些资深茶友写的开汤茶评中也会经常看到关于舌头不同部位所感受到的苦涩甘甜不同的相关描述。

滋味是我们最直观、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茶汤品质感知部分。

但茶汤在口腔中表现绝不仅仅是几种滋味的简单叠加。

我们喝茶,尤其是喝好茶的时候,更多是追求茶汤多种滋味的“协调度”和“层次感”,以及各种滋味在口腔中随着时间的“变化感”,比如大家常说的苦回甘、涩生津等等,以及苦涩表现的强度以及退去的速度等等。

通常来说,层次感越丰富、协调度越高的茶当然就是越好的,而且具备一定的苦涩度且能够很快退去,也有人追求各种滋味在口腔中的“冲击感”,即所谓的“霸气”或“穿透力”等,这都是“茶汤滋味”的不同表现形式。

3.3 体感:

顾名思义就是“身体感受”。

广义上来说,体感大概分为三部分或三个阶段:口腔感受喉腔感受胸腹腔及四肢感受,当然有些茶友并不认为口腔感受及喉腔感受应该一并包含在“体感”的范畴中,这个就见仁见智吧。

口腔感受,也是最直接、最丰富的感受区域,比如涩、麻等触觉感受,苦、甜等味觉感受,以及回甘、生津等其他感受。

喉腔感受,主要是茶汤经过喉部的感觉,有些人叫做喉韵,但喉韵更多是“偏正向表述”,通常指“茶汤流过喉腔时让喉腔感觉到特别舒适的感受”,喉腔感受除了表示“好”的喉韵之外,也有诸如“锁喉”、“剌喉”等不好的体验。

胸腹腔及四肢感受,即我们平时最常听到的普遍意义上的“体感”,比如冒汗、发热、排气等等,而且不同的人喝不同的茶时冒汗或发热的身体部位也有不同,但是要清楚一点,喝茶时的体感表现包含出汗发热等,不等于喝茶时发热出汗一定就是喝茶带来的体感。

当然,也有人将“体感”和“茶气”混为一谈,或者直接将所谓“茶气”解释为“体感”,在我看来这是不妥的。

就我个人而言,会讲“体感”,也会讲“气韵”,但对“茶气”一说持保留意见。这一点只代表我个人,如不认同可以略过。

3.4 韵感:

这是一种脱离了口感和体感之上的主观体验,是基于感官体验进一步产生的精神层面的感觉或联想,甚至可能听起来有些近似于“玄学”,但无数茶人和茶友用亲身体验证明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类似于当我们欣赏完一幅历史名画之后情不自抑的产生了诸多美好想象,抑或是像孔子他老人家在听完齐国“韶乐”之后那种“三月不知肉味”的精神状态(当然,这个略有夸张了)。

体验到“韵感”是一种很美妙的感受,这种感受大多数时候很难言传,所以就只能用“韵”这个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字眼来概括之。在体验到之前只能凭空想象,在体验到之后却会不自觉的再三回味,反复咂摸。

但体验“韵感”是需要一定门槛的,比如认知程度的门槛、欣赏水平的门槛、美学修养的门槛等等。

就好比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美学修养或音乐素养,看很难真正看懂一幅名画或听懂一首世界名曲、并从中获得震撼心灵的强大共鸣的。如果具备了这种基础素养,则可能在欣赏一幅优秀的画作或一首动人的乐曲时,很容易就“沉浸其中,物我两忘”,你可以称其为“共情”。

巧的是,喝茶也可以。

但如果没有这种审美基础,那么很可能就“只知其美,而不知其妙”、“爱她,却不能懂她”,实在是一种遗憾。

赏字画,听音乐,品香茗,莫不如是。

但是要注意一点,“韵”字虽好,也需防止“过度泛化使用”,不要动辄就“XX韵”,更不要把“xx香”就直接叫做“xx韵”,尤其是在很多商家的宣传上尤为常见,这对品饮者来说,更像是一种误导。

硬核科普 | 新茶友建立自己的“品饮体系”很难么?细说普洱茶的品饮体系

3.5 汤感和水路:

在普洱茶品饮交流的语境中,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分别叫“汤感”和“水路”。

汤感和水路并不是茶叶审评范畴的专业术语,更多是流传于茶友爱好者圈子内部的一种交流话术,是一种“民间表述方式”,但非常形象而生动。

汤感,是茶汤品质的一种表述,可以理解为“茶汤的触感”,简单理解就是“茶汤在口腔或口腔中的状态呈现”,很多人通常喜欢用“某种形状”来进行形象的描述,比如有“团状”、“片状”、“絮状”或“离散态”等,一般认为与茶汤本身的内含物质含量有关。这种“形状感”只是一种形象化表达,需要较高的感官敏锐度以及一定的通感想象能力才能较好的感受。

中学语文课的时候,我们都学过“通感”的修辞手法,在通感表达中,声音可以有色彩、情绪也可以有味觉、风景可以有性格,而在这里,茶汤进入口中,便有了形状。

一般来说,汤感如何跟茶汤的“冲泡浓淡”关系不大,但是跟“茶汤厚薄”呈正相关性。一杯茶汤如果给人感觉有种“粘稠感”则更容易呈现出“成团状”的感受。

水路,是一个很新又很旧的词语。这是一种主观上对茶汤入口,经过口腔,流过喉咙时的感受的形象化描述,跟上面的汤感一样,也是借鉴了近似通感的表达手法。一般常见的用于描述“水路”的形容词有粗细、宽窄、长短等

是雄浑粗粝,是清甜细腻,是茶汤有张力,是茶汤薄而乏力,是茶汤粘稠“聚而不散”,是汤质薄且松散。

细、宽、长是好的表现,粗、窄、短是差的表现。

如果形象一点来理解,可以将“汤感”理解为茶汤在“口腔”中的“静态表现”,那么“水路”就可以理解为茶汤在“喉咙”中的动态表现

优秀的茶汤应该是“静成团,动成线,团聚而线长”。

严格来讲,汤感和水路都属于茶汤给身体器官的“触感”体验,汤感偏“口腔触感”,水路偏“喉腔触感”。

因此,好的“水路”表现往往能带来好的“喉韵”体验。

四、建立自己的打分“标准”

对于我们而言,只是知道上面这些词汇的含义并能跟自己的实际体验完成对照,当然不等于就完成了“品饮体系的建立”。

所谓“建立起自己对某类茶的品饮体系”,本质就是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一定的品饮经验之后,能够对一款茶从以上香气、滋味、体感、韵感等几个不同角度进行相对客观的打分和评价,具备一定的“品评”能力。

要进行客观打分,前提是要有相对清晰的“打分标准”。如果这个“打分标准”形成且稳定了,那么说明这个“品饮体系”也就基本成型了。

那么打分标准如何建立呢?

答案是“多喝”,且要追求喝的“广度”和“深度”。

比如你要建立和山头古树茶的品饮体系,那么这个广度就是“山头数量”(如果你要建立“品牌普洱茶”的品饮体系,那么要追求就是“品牌数量”),这个深度就是从入门百年树龄到传说中的千年树龄,从一般无名山头古树到顶级山头古树,从普通古树混采到大单株定采等等不同级别的古树茶都要有涉猎,甚至也要对“中小树”以及“台地茶”有一定的品饮认知,这就是“找到边界”的过程。

只有喝的足够广,才能了解不同山头古树茶的个性与共性,只有喝的足够深,才能知道“好茶”的各项指标上限和“不太好”甚至“很不好”的山头茶的各项指标下限在哪里,才能在碰到一款没喝过的山头茶的时候,通过品饮感受快速找到属于他的“分数坐标”。

我将个人之前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的一个普洱茶品评打分标准放在后台,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作为参考。领取方法:关注本公众号,在后台发送“评分标准”即可领取。

当然,只要打分,就一定是相对主观的。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茶友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路子,比如守着一个有一定价值高度的山头,将这个山头不同树龄、不同年份、不同地块的茶,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喝的足够深入,利用一个山头建立自己对“山头茶”的初步认知框架,之后在去涉猎其他山头,来逐步修正、完善和拓展自己的品饮认知,进而逐步建立自己的“品饮体系”。

私以为这也是一种可以尝试和探索的方式,前提是你要有某个优质山头的可靠资源,能够随时拿到这个山头的不同细分等级茶品,且善于对已形成的既有认知进行不断修正的意识和能力。

硬核科普 | 新茶友建立自己的“品饮体系”很难么?细说普洱茶的品饮体系

五、三个注意事项

至于“认知体系”和“感知体系”孰先孰后并不重要,可以边喝边学,也可以边学边喝。

在学习喝茶,逐步建立自己品饮体系的同时,如果能有一个资深前辈带路,那将会少走很多弯路,并极大缩短这个过程。

另外,在建立“感知体系”的过程中,还要尽量减少个体偏见的影响,遇到跟别人描述不符或感觉不对的地方,多跟其他茶友交流沟通,多思考导致偏差的原因。

在逐步建立个人对某类茶的品饮体系过程中,我个人有三个小建议:

1、注意冲泡技术的合理性。

冲泡技术是保证一款茶发挥出应有风味的条件之一,作为普通爱好者,虽然没必要去学习专业的“茶艺”或“茶道”,但也要掌握基础的冲泡手法,尤其是对“投茶量/茶水比、水温、出汤时间”等几个关键因素的掌握。

尽管不指望通过冲泡技术能够带来茶叶风味的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尽量避免不当的冲泡手法对茶叶品质的负面影响。

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2、注意识别一款茶的“独特性”。

对于大多数山头茶来说,在香气、滋味、体感、韵感等几个方面的基础素质应该都是在线的,关键在于哪个方面更为突出,更加有记忆点,如果几个方面都特别超群且令人难忘,那大概率就只能是极少数的名山名寨核心产区古树了。

能有一到两个方面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就足以称得上一款“非常优秀”的山头茶。

所以在品饮体验中,要能善于感受和提炼一款茶的“独特记忆点”,比如香气特别令人着迷,或者汤感特别醇厚粘稠,或者回甘生津犹如泉涌,或者滋味饱满喉韵深邃,即便其他方面略有逊色,也没必要吹毛求疵,更没必要执着于追求所有方面都超凡脱俗。

人无完人,何况茶乎?

3、喝真茶,喝好茶。

尤其对于刚接触普洱茶、尤其是山头茶、古树茶等类型的茶友来说,喝真茶的意义尤为重要。

这里的“真”当然不是茶叶是不是用其他树叶制作的真或假,而是茶品描述信息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的真或假,比如大家最常见的“用A山头冒充B山头”、“用小树或台地茶冒充古树茶”等等。

如果日常喝的都是9.9或99元一片的“老班章古树茶”,那么即使喝十年也没办法感受到真正的老班章古树茶是什么滋味,自然也就更谈不上建立自己对“山头古树茶”的品饮体系了。

喝好茶呢,则是去尽量触摸不同品饮指标的“上限”,找到那个打分的“参考锚点”。就像前文所说的,如果没喝到真正的好茶,就是喝茶的“深度”不够,没能够触摸到茶叶品质的“上限边界”。

真茶不一定是好茶,好茶也未必是“真茶”。

前半句容易理解,说后半句。比如有商家用市场价一万元一公斤的A山头茶去冒充市场价3万元一公斤的B山头茶,我们不能否认这个茶本身可能品质也很好,只是在包装上或者在商家的描述上没能做到真实描述,所以,这个“好茶”也只能是个“假货”。

为什么在一些新茶友问我应该从什么茶开始喝起的时候,我往往会建议“先喝大厂经典口碑茶/标杆茶”入门呢?

当然不是因为我对大厂茶有什么偏爱,仅仅是因为相对来说,“大厂茶”购买更方便且买到假货的概率更低(只要通过官方渠道或授权经销商渠道购买且不包括老茶年份茶等),那么你喝到的感受就基本上是棉纸上印刷的这个名字的茶的真实面貌。

比如你买个2022年的大益7542,只要渠道靠谱,那么他就是7542,你喝到的味道就是真实的7542的味道。

如果我推荐你先从“古树茶”喝起,各位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们,请用力掐着自己的人中想一下,有几个新手茶友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知道怎么才能买到货真价实、内外一致的、来源百分百可靠的古树茶呢?

在公认很“乱”的普洱茶行业,作为一个新手茶友的话,先追求真,再追求好,应该是更加合理的顺序。

硬核科普 | 新茶友建立自己的“品饮体系”很难么?细说普洱茶的品饮体系

六、最后说几句废话

1、不要带着“偏见”喝茶。开放包容、勇于接受不同,比抱残守缺的固执己见更有利于我们喝到真正的好茶。比如不要一味拒绝苦涩、不要过度迷恋香甜、不要排斥不知名的茶、也不要只执着于名山茶、不要迷信大厂、不要拒绝小厂,等等。

2、不要带着“鄙视链”心态喝茶。“鄙视链”仅在开玩笑的时候有存在价值,拿“鄙视链”那一套来喝茶,并不能带来真正的“优越感”。

3、不要被商业宣传带偏方向。个人即媒体的时代,市场上的商业宣传几乎无孔不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观念。学会独立思辨,分清哪些是商业宣传哪些是事物真相,在喝茶学茶这件事上,非常重要。

4、找“懂茶”的人带着入门,又不要过度迷信“懂茶”的人。因为刚开始学茶入门的你但凡遇到一个喝过几年茶的人且喜欢夸夸其谈的人可能都会被看作是“懂茶”的人,但这个“懂茶”的人是否真的懂,往往在你逐渐进步的过程中,会逐渐变得清晰。

5、不管是买茶还是喝茶,很多时候,“生活常识”可能比“专业知识”更重要

6、尊重市场,尊重价值,尊重茶。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饮料,茶叶市场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违背市场价值规律的茶,通常会带着你看不到的风险。

7、以上内容只是个人理解,仅供参考。而且表达能力有限,个别地方可能描述不够严谨,如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区分享。

本文转自:一山一味茶讲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品鉴

品饮普洱茶是泡浓点好还是淡点好呢?

2023-11-6 8:02:19

品鉴

什么样的茶,才算是浓茶?

2023-11-8 11:38:4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