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饮茶,是一种文化的表现,而茶文化,则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来展现。这种表现茶文化题材的艺术,就叫做茶事艺文,其价值在于包含有丰富的信息量,如人文信息、历史信息以及独特的审美信息。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图|《撵茶图》中对茶具的细致描绘

茶事艺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古人历来就很重视绘画同茶之间的关系,将茶文化与绘画结合,从而形成描绘茶事活动的绘画艺术,即茶事绘画。尤其在宋朝时期,专就以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就有很多,比如宋徽宗的《文会图》、刘松年的《斗茶图》和《茗园赌市图》等,无不成为后世艺术家临摹的对象,也是我们了解茶事文化的重要途径。

因此,本文就从茶事绘画的发展出发,解读为何茶事绘画在宋朝大放异彩,宋朝全民饮茶风尚又有哪些表现,以及我对茶饮文化理解的一些思考。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图|《文会图》中,宋徽宗在宴饮文士大臣

历代流传下来的茶事绘画,除了记载当时的茶叶、茶具和茶饮风俗的历史演变之外,还能向我们反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幅关于敬茶仕女帛画中,我们可以知道茶在汉代就已经是宫廷的饮品了。而且,根据史料,汉代只有上层贵族阶级才能用茶,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习俗才开始在魏晋名士中普及,进而开始成为绘画题材。可见,此时的茶是贵族文化的象征。

经过隋唐时期的发展,茶事绘画作品也越来越多,有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周昉的《调琴啜茗图》、《烹茶仕女图》等作品。但在这些作品中,画中主角还是工笔人物画,画家着重刻画的是人物形态和面目表情。虽然隋唐时期有关于煮茶、奉茶的描绘,但这些只起到点缀画面的作用。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图|北宋 佚名《仿周昉调琴啜茗图》

这种情况在进入宋朝以后,才发生转变,茶开始成为画里的主体内容。而且宋朝专就以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就有很多,成为后世艺术家临摹的对象。那茶事绘画为何在可以在宋朝大放异彩?

一、宋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艺术氛围浓厚,共同推动了茶事绘画的发展

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朝代,其政治格局基本承唐制,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由于宋代采取的政治策略和经济政策的宽松,市民经济快速发展,茶饮普及全国。

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一直都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在唐代,茶圣陆羽对茶文化的大力提倡,佛教在中国的逐渐兴盛,科举制度的深入推行和税酒制度的颁布,使得饮茶风气开始兴盛,但那个时期的茶文化,仍然只同社会上层人物有关。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图|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而到了宋朝,茶彻底成为了国饮,是全民饮茶的时代。重文抑武的政策文,提高了文人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壮大了这一群体,作为茶事绘画创作的主体,宋朝给文人墨客提供了更多施展才情的机会。同时,这也是市民、商贾小贩们最好的时代,经济政策的宽松环境给从商的市民阶层,更大的空间去发展经济。

此时,人人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百姓基本的日常物质生活已经富足,可以有多余的钱去进行茶的消费。所以茶就开始成为人们闲暇时的玩赏之物,整个社会掀起了饮茶之风,人们提倡收藏茶叶,玩赏茶具,讲究饮茶礼仪,甚至将茶饮艺术化对待。

在这种环境下,由于饮茶风气的盛行,宋朝开始出现大量的茶肆、茶坊,就如同今天我们身边的咖啡馆、奶茶店一样常见。茶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渗透到上至皇家庭院,下至街头百姓的各个社会阶层,丰富了画家们进行茶事绘画创作的题材。比如,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茶坊到处可见,人们一边喝茶一边交谈的场景也出现很多。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图|《清明上河图》中,人们在茶坊里喝茶交谈

二、全民饮茶风尚的绘画:帝王点茶,文士品茗,民众斗茶

在宋朝,人人爱饮茶,上至王侯将相,下到普通老百姓。而且,饮茶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趣味追求。在市民阶层,饮茶是一种风俗习惯,士大夫阶层则将饮茶上升为品茶的高度, 帝王则把品茶升华到艺术的层面,达到了精致豪华的极致。

1、“居庙堂之高”的宫廷茶事绘画

宋朝历代皇帝都有饮茶的癖好,对茶极为重视,同时也深谙茶文化。宋仁宗在位期间,注重茶经济的发展,提倡茶道,对于科举、茶税等事都是亲力亲为。北苑茶之所以能成为宫廷御茶,在之后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独占鳌头,离不开他的极力推崇。除此之外,他还下令将蔡襄的著作《茶录》刊印成册、雕刻在石碑上,以供后人观看和流传。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图|电视剧《清平乐》中仁宗谈到茶税

还有一个帝王对茶道也极为喜爱,他就是宋徽宗。作为一个玩艺术的皇帝,或许在政事上没有作为,但在茶道艺术上,绝对玩得很溜。他甚至为此写了一本《大观茶论》,这是一本总结从茶叶生产制作、冲点方式到品饮艺术全过程的著作,比蔡襄撰写的《茶录》还要更为详细。可见他那时对茶叶的采制、品饮就已经十分讲究了。

他在书中写道:“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宋徽宗对茶的喜爱,把茶推崇到了一个非常尊贵高雅的地位。而且在宫廷内,他经常举办茶会,邀请群臣共谈时政,进行饮茶交流。为了记录当时与臣子进行茶宴的场景,徽宗创作了《文会图》。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图|宋徽宗创作的《文会图》

看这幅画,画面以全景的方式,描绘了宋徽宗在一处庭院中宴饮文士大臣的场面。画中的庭院用栏杆进行围护,种着枝叶繁茂的树木。画中人物形态各异,有站立,有坐姿,有交耳相谈,也有侧身聆听。

徽宗在描绘画面三处人物时,特意将备茶场面和点茶流程表现出来,除了说明茶事活动,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生活中扮演着的重要角色,还表明茶文化已成为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茶饮场面的细致描绘,表明了徽宗对朴素精俭生活的倡导,对群臣文士具有积极影响。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图|《文会图》中的备茶场面

2、“处江湖之远”的文人雅集茶事绘画

大宋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朝代,经过文人的推崇以及艺术化处理,茶便成为了一种精神饮品,与文人的精神层面产生联系,开始进入人们的精神领域。此后,茶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精神存在。比如,大文豪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写道,“从来佳茗似佳人”。此处的“佳茗”是优质的好茶,苏轼将好茶比作佳人,可见茶在他心中的地位,与他而言,茶是美好的事物。

而且,很多我们所熟知的大宋文人,如晏殊、欧阳修、范仲淹等人都嗜茶成癖。他们对于茶的推广,虽然不像帝王那般直接,但是在他们的诗画中,足以见到对于茶的热爱。比如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全诗将斗茶过程描写得极为精彩。正是这些名人大家对茶道不知疲倦地追求,提高了茶文化的水准和内涵,造就了辉煌的大宋茶文化。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图|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后半段

文人画家如刘松年,他创作的《撵茶图》描绘了宋代文人雅集品茶、观画作书的场面,细致地描画了人物的面目神情、衣着以及点茶所用的器皿。茶事过程中所用的茶磨、茶箩、茶盒以及点茶时所用茶盏、茶托、茶匙等器具,摆放的整齐有序。绿植点缀于画面一角,使构图显得十分闲雅。真实地再现了文人雅士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的生动场景。

另外,宋代文人在创作茶事绘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在画卷中题字咏诗的方式,呈现在画中。所以,茶诗词丰富了茶事绘画的文化内涵,提升了茶事绘画的艺术高度。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图|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3、描绘民间街头巷尾的茶事绘画

如果说帝王和文人是茶作为精神生活消费品的的主要推动者,那么市民阶层则是物质性饮茶的最大消费人群。《东京孟华录》记载,都城和经济繁荣的州市在街头巷尾有很多茶肆、茶坊,并且还出现了挑着茶担的商贩,这类商贩的出现,可以满足民间百姓解渴消暑的需求。而且,民间还兴起了一种斗茶活动,民众通过斗茶来比较谁的茶质量更好些,他们对这种活动乐此不疲。

还是前面提到的文人画家刘松年,首先讲他的《斗茶图》。画面中的场景为,四名茶贩卸下茶担,在一棵大松树下相互斗茶。同样,画家也细致地描绘了茶贩们的茶担,分层的茶担上,有序地摆放着茶炉、汤壶、茶盏、茶罐等茶具,从图中可以看出民间兴盛发展的茶风茶俗。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图|南宋刘松年《斗茶图》

刘松年还有一幅《茗园赌市图》中,也是对市井阶层的描绘。画中是茶贩们在斗茶竞卖的场景。画面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内容是正在斗茶的茶贩们,姿态各异。另一部分则是观看斗茶的人群,在斗茶茶贩的左方有一老者,画面的右半部分的另一名茶贩,以及画面的最右边的一名妇人都在回头看着茶贩们斗茶,显然这斗茶活动极为吸引人。

刘松年的《斗茶图》和《茗园赌市图》,都是描绘的市井阶层饮茶的生活场景。两幅作品中,画家对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茶贩的衣着、茶担、斗茶品茶等器具都进行了细致地描绘,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描绘了精彩的斗茶场反映了真实的民间斗茶风俗和市井阶层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民间的茶饮方式没有帝王和文人那般复杂,所以两幅画中饮茶的方式也较为简单。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图|南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

三、以茶会友,在享受茶道的同时,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今年春节,我比以往在家待着的时间增加很多,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泡杯茶跟父母一起聊天。往年,过年就像完成任务一样,吃完年夜饭大家就各干各的,再不怎么交流了,我们的关系有点淡。但今年有了捧茶的习惯,总是会不自觉地问一句”要加水吗“,”茶好喝吗“,原来我与他们也不是真的没话可聊。起码如今,同他们一起喝茶看电视有了默契。

在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通讯工具的普及,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联系变得频繁而便捷,但不可避免地减少了人们情感上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淡了。但是,随着茶饮文化的逐渐兴起,我们可以通过对宋朝茶事绘画的了解,借鉴古人用品茶的方式,凝聚人际之间的情感。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中国茶学泰斗庄晚芳在1989年提出,中国茶人的精神为”廉、美、和、敬“,对此,他在《中国茶德》一文中的解释为”廉检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这与古代儒释道哲学思想中“客来敬茶”、“以茶养廉”、茶禅一味”、“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宋朝茶事会画中,人们随时随地地”以茶会友“,你可以向文人那般雅致,叫上三五好友,选择一处好景致的场地,摆上茶具,慢慢地品。也可以像大众那样通俗,在路上偶然遇上了,就停下来”斗茶“。

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它都为当下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形式。即以茶为媒,以茶会友,让美的享受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客来敬茶,让饮茶的礼仪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友爱,让茶会平和的气氛提高社会交往的品质。

宋朝“茶事绘画”为何大放异彩?源于帝王、文士、民众的全民风尚

总结:

茶为国饮,绘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宋朝画家通过艺术手法,将茶文化与绘画充分融合与渗透,形成茶事绘画。茶文化丰富了绘画的题材内容,提高了绘画艺术的文化内涵。而后世的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感受到宋朝茶事绘画的艺术底蕴和文化内涵,成为我们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生活中获得启发和感悟的来源。

(图文来源头条号叶么么Art)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茶文化

喝茶这件事,古人玩得很“浪”

2023-7-15 10:09:35

茶文化

视野 | 德昂族酸茶:古老的茶叶瑰宝

2023-7-19 19:34:1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