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说吃茶,可以理解为喝茶,也可以是吃茶叶

南方说吃茶,可以理解为喝茶,也可以是吃茶叶

比起喝茶、饮茶,我更爱吃茶的叫法。一句“吃茶去”,多少沾了几分豁达与洒脱。

说起来,吃茶还是古老的叫法。《茶经》里记载,唐代最流行“吃茶”——将茶饼放在火上烤、炙,到了一定火候,将其碾碎成粉末,随后放到水里烹煮,混入姜、葱、橘皮、枣、薄荷等一起熬制,待它们成粥,便可入食。

这样的茶粥还未尝过,但到了松阳,也真成为吃茶之旅。

先见着的是腿哥。腿哥在松阳专有一家“吃茶”的店,不是茶馆,是餐馆。

一走进餐馆,便见几条烟熏火腿悬在半空。

腿哥的皮肤黝黑,不比这火腿白多少,他立于餐厅门口,每逢有人盯着火腿看,他便双眼发亮:“用茶叶熏,慢慢熏,慢慢熏,挂在土灶后,一绝!”

腿哥不知向多少人这样介绍他的茶熏火腿。他的绿茶餐厅,以茶入馔。餐厅以青砖墙围合出朴素的院落。

浅的绿,深的绿,翠的绿,墨的绿,迷蒙的绿,清新的绿,温柔的绿……夏日到松阳,见到诸多茶的颜色。茶色在饭桌上铺开,被做成青茶面、青茶麻糍、青茶汁烩豆腐羹、青茶酥、茶叶羊排、茶叶虾仁、青茶饺,清炒百合撒鲜茶嫩叶点缀,茶各色各样,成为一蔬一饭。另有一道茶叶熏火腿,不见茶迹,但闻茶香,是用茶叶熏出的火腿肉切片和竹笋干滚锅,茶香肉香一同袅袅弥漫,大家喊:“来一块!”

夹在筷间的便是腿哥的茶熏火腿。

腿哥是松阳当地人。小时候,松阳人家中的老房子里,老土灶经年累月烧着,老房子外,是高山、青田,还有一些隐匿在绿野中的古茶树。那时候的茶田茶山,不似这样齐齐整整的。那时候的肉,也要存放好久,村民惯常将当地的土猪肉悬于土灶后,每当土灶生起火来,烟气缭绕,熏得猪肉油脂滴落,香气四溢。

到了腿哥手上,他将熏制的柴火换了换。每年春秋季,茶农要将茶树修剪一番,以保证茶树的嫩叶发得更葱茏。那些修剪下的老茶枝,被腿哥收来,当作熏肉的原料。在松阳,一半以上的百姓都做着与茶相关的事,茶在松阳漫山遍野,茶枝不用愁。

腿哥专熏猪腿,一种产自松阳当地的两头乌黑的土猪,选猪后腿。一条后腿经上盐、整形、熏制、发酵、翻腿、洗晒,大约要历经一整个春夏秋冬。腿哥的号,便这样来的。

当然,我以为,当晚最可口的属青茶面,青茶的香和软糯的面,吃得口齿生香。我与坐在一边的草白,一同用筷子撩起青绿的茶面,各自囫囵吃了两大碗。后上的青茶饺则最好看,搁在盘子里,碧绿如千峰翠色。

还有一道绿茶麻糍,以油煎,掺了茶末的墨绿色麻糍中裹红糖,吃起来甜中带着微苦,很妙,令人想起四个字,悲欣交集,但总是欣欣然居多——吃起东西来,哪还有时间伤春悲秋。或只是煎过火了吧。

其实,以茶作香料,是常见的。

杭州的龙井虾仁源远流长,传说中是乾隆下江南时吃的名菜。用开水先将茶泡出香味,然后以茶水混合茶叶,与腌制好的虾仁一起下锅烹煮。云南有一道菜。鲜薄荷叶炸排骨,松阳人则替换成鲜茶叶。茶香比薄荷香更温和一些,炸过的鲜茶叶,酥脆酥脆。我们吃得嘎吱嘎吱响。吃出声来,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云南一带还常吃腌茶。去山上采回新鲜的茶叶,洗净晒干之后,人工揉搓出茶汁,放入辣椒、食盐等辛香调味料腌制,放入瓦罐中,随吃随取。不过,云南人只要有辣椒、食盐,便可蘸万物吃。一位德宏芒市的朋友便常以辣椒和盐,蘸土豆、年糕吃,也蘸菠萝、哈密瓜吃。

江南人吃茶是温柔的。江南人巧慧,在一杯清茶中撒了一勺白糖,她说,这样便不苦。

年轻的巧慧在松阳教授茶艺,一毕业回到家乡松阳,便一直忙着与茶相关的事。清茶加糖,是千百年来,松阳女性对茶的吃法。可见,松阳人是在茶的底色上,再加点甜。以茶入馔,倒又反过来,是在食色生香上,还原一些苦的要义。

茶是有这样的力量的。巧慧说,原本想在大城市扎根,哪知道一毕业回来做了茶,一做便想永久做下去,且要好好做。

吃茶去,最出名的,是历史上那桩关于禅修的著名公案:

有僧到赵,《五灯会元》载:赵州从谂禅师,师问新来僧人:“曾到此间否?”答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一新到僧人,答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禅师:“为何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无论来客至或未至,只当用平常心吃茶即可。松阳人很明白这一点。再也没有比将茶撒进食锅更平常心的做法了。

回程那一日,到松阳的大木山茶园,烈日当空,我们循着一条岔路进了一家小饭馆,叫粗茶淡饭。午间一道菜,是鲜茶叶蒸鲫鱼,茶的鲜香渗进鲫鱼嫩白的肉,又香、又鲜、又软糯。

女店家清瘦白净,说,鲜茶叶是自家茶园中采的,鱼料是自家先生调的。邻桌问起来,那么你家有茶卖吗?店家说,有,有。同伴向店家买了两条鲫鱼。出发前,女店家已换了小桌给邻座的客人泡茶、品茶。

草白欣欣然,她在野外拔了一株小小的松阳土茶回家,准备种在自家院落中,待来年嫩叶发出,期待也能做上一道鲜茶蒸鲫鱼。

作者:松三

来源:上观新w,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茶文化

探访茶马古道“云下线”的三个稍点

2023-7-7 8:01:57

茶文化

现代人喝茶跟古时哪个朝代最像?

2023-7-13 10:47:2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