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乐乐的点茶

个人以为,推动点茶发展、成熟的根本缘由,仍在于历代的贵族、文人等,对乳花浮盏之美的执念难忘。从成书于东汉至三国年间《桐君录》的“茗有饽,饮之宜人”,到西晋《荈赋》所谓的“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古人们最关注的还是煮茶或煎茶所形成的汤花。陆羽在《茶经》中,为了充分表达煎茶的“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在二沸时“以竹筴环激汤心”,在分茶时“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无不是为了保持沫饽的美丽如初。但即便如此,在分茶时也难免会造成沫饽的破裂,影响“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的视觉审美。鉴于此,为了保持沫饽的完整性,就要煎水于汤瓶,在一个固定的盏中调膏、冲点、击拂,避免酌分茶汤,便可“一碗分来百越春”。

与众乐乐的点茶

煎茶,是以竹筴搅拌汤心、量茶末入二沸之水,动作幅度较小,偏于安静,人们能够跪着或坐着煎茶,故适于知己清谈、细品慢啜。从点茶的技法审视,点茶重在击拂,动作幅度较大,点茶人需要站立操作,侧重表演,可以绰约的风姿及过人的技巧示人,有炫技、炫耀的因素在内,故适于宴会、雅集,与众乐乐。     

晚唐、五代至宋初,陶穀在《清异录·茗荈》中,分别记载了“生成盏”“茶百戏”“漏影春”等。

“生成盏”条记:“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小小物类,唾手办耳。檀越日造门求观汤戏,全自咏曰:‘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

与众乐乐的点茶

“茶百戏”条记:“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文中的“近世”,大约是指唐末至五代之间。通过注汤、运匕、击拂、搅匀茶汤,茶末与泡沫交汇融合,汤纹水脉便会形成幻化的物像,即是时人称谓的“茶百戏”。但是,其所形成的纤巧如画的物象,会随着泡沫的破裂而须臾散灭,由此可见,点茶真正呈现出的茶百戏的物象,是由击拂形成的汤花沫饽使然,而非像今天的咖啡拉花一样,利用两种颜色的对比而刻意勾勒出的文字与图案。

与众乐乐的点茶

“漏影春”条记:“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从此条记载来看,漏影春的做法比较简单,它是先以漏影作画,然后再在所成植物的叶与花蕊里,依形添加一些可以食用的非茶类蔬果,待大家欣赏完毕之后,再以沸水冲点,而后全部吃掉。

综上所述,生成盏与茶百戏,是从属于点茶游戏里的一种特殊玩法的两种称谓,以炫耀、观赏为主。而漏影春,则类似于春闺用以消遣取乐的花草茶、果子茶等。三者皆以其娱乐性且迥异于常规的点茶,而被陶穀收录于《清异录》中。

—节选《饮茶小史》•静清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茶文化

李白与茶: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传奇

2023-9-9 14:29:55

茶文化

明太祖朱元璋与茶的故事

2023-9-9 15:31:3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