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与茶的故事

罢造龙团,推行散茶

关于斗茶,自宋代始,风行天下。皇帝宋徽宗赵佶在著名的《大观茶论》就有序说:“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顾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是其极”。但在当时,国内各地出产的茶绝大部分都是“蒸而饼之、蒸而团之”的,工艺流程讲究,耗费人力物资,资源投入非常大。

《万历野获编》记载:明代初年,各地进贡茶叶,其中建宁、阳羡进贡的茶叶为上品,当时沿袭宋代的做法,所有进贡的茶叶都要碾碎之后,揉制成大小不同的团状,即所谓龙团。龙团显然和朱元璋不搭。他草根出身,小时候放牛,对一切奢侈生活都看不顺眼。“为什么茶农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制作饼茶、团茶,而只用于达官贵人们再花费大量的金钱来‘斗茶’,这种玩乐的生活方式是对资源的一种挥霍呀!”于是,当他逆袭成功,迅速出台了“废团茶兴散茶”的政策。公元1391年,朱元璋一旨“罢造龙团,惟令采芽茶以进”。对于朱元璋废团茶,推散茶这个行为,评价是褒贬不一。有部分人认为,朱元璋这个行为导致了原本登峰造极的茶艺开始走向衰退;而另一部分人认为,茶饮走向大众化,面向普通百姓,才是正确的趋势,更加推动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与茶的故事

十年寒窗不如茶
当上皇帝的第三年,朱元璋想起自己能有今天,应该好好感谢灵山寺的菩萨保佑,因灵山寺曾使他体魄强壮,吃败仗遇难时又得到庇护和灵山茶水治伤,他决心亲往灵山降香。选个什么日子到灵山,他历数前两次日子,均是三月初一,而且起兵讨元也是三月初一,三月初一,洪武发迹。便决定仍在三月初一上灵山。于是,他带着几个心腹向灵山寺出发。灵山寺方丈听闻,不觉大惊失色。他搀扶着朱元璋,请皇帝休息,随即安排寺内的厨师,赶紧将寺内好茶泡好端来。灵山寺的茶叶泡好了。只见茶汤碧绿,茶香扑鼻,加上山间那一眼泉水所泡,更是赏心悦目。朱元璋打开茶盖,不觉心旷神怡,他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唇齿留香,舒畅无比。他仿佛找到当年饮茶的幸福感,龙颜大悦。
于是,他下令:为灵山寺拨银5000两,将灵山寺原来的三层殿修成七层大殿,外带厢房;还将为他泡茶的厨师一下升到五品官员;同时,命州县在灵山一带大种茶叶,每年进贡必须是一枪一旗的灵山茶。跟着朱元璋一块儿来寺庙的一位师爷,从小刻苦攻读,经过20年科举考试,宦海沉浮,才升到五品官。见此情景,他禁不住小声嘟囔着发牢骚:“十年寒窗苦,不如一盏茶”。谁料想,朱元璋听后,居然哈哈大笑。对这位师爷说:“你刚才像是吟诗,只吟了前半部分,我来给你续上后半部分:‘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明太祖朱元璋与茶的故事

瀹饮法:冲泡方式的改变
朱元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这不仅出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奢侈生活的排斥,更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唐宋延续下来的贡茶制度,造成当时的各级官吏对茶农与茶工的剥削愈演愈烈,甚至引发暴乱。而其过分强调的制茶技艺,为了提高茶叶的香气与滋味,制茶工匠们便将龙脑和一些香料,混入茶中掺假。这种流传一时的“潜规则”被普遍的记录在茶书中。自此以后,民间直接进献芽茶,让当时的“斗茶”之风一扫而去。贡茶的改革在各地实施,使得奢靡的社会风气转而投向平实朴素。各种茶叶都跟着改头换面:废蒸改炒,不断改进,炒青制法日趋完美,于是,现代制茶工艺大多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朱元璋的这一次茶改革,是中国饮茶史的一个转折点,这种新式饮茶法,开启了中国茶的新篇章,到目前我们还沿用着这种清饮的饮茶方式。也由此,人们更加喜欢把盏玩壶品茶,也使盏、壶的制作更加精美,使茶具成为一种艺术,从而推动茶艺茶道的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与茶的故事

因茶斩婿,巩固茶税制度
朱元璋非常重视茶马之法。为了有更多的战马保卫边疆,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政府确定了以陕西、四川的茶叶,与少数民族进行马匹交易。政府在寿州、洮州、河州、雅州等地设立了茶马司,专门管理这种贸易。而为了垄断茶马交易,朝廷发出通告:禁止茶叶走私。但马贱茶贵却是现实情况。商人看到以茶易马利润丰厚,于是不顾禁令,纷纷贩买私茶,一些边镇守官也利用权力参与走私。这使得朝廷的茶马互市受到很大冲击,马匹越来越少。
洪武三十年(1397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了决心,一定要刹住茶叶走私之风。他派遣官员四处巡查,调集军队层层设防。同时,再次宣布,对偷运私茶出境与关隘失察者,都将处于极刑。然而都尉欧阳伦却仗着是朱元璋女儿安庆公主的夫婿,他自恃皇亲国戚,多次派手下人到陕西偷运私茶,然后贩出境外,牟取暴利。欧阳伦瞒着朱元璋,命令陕西布政司发文通告所属各府县,派遣车辆和民工为他前往河州运送私茶。这支贩茶大军一路上浩浩荡荡,不断向茶农小商敲打勒索,臭名远扬。终于有人一张状纸,层层递到了朝廷之上。朱元璋正为禁茶之事犯头痛,一闻此事,勃然大怒。他决心要对附马严惩不贷,以肃纲纪。1397年6月,朱元璋下旨,对附马欧阳伦及其一帮爪牙一并赐死。由此,炽烈的走私之风也减了许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茶文化

与众乐乐的点茶

2023-9-9 15:21:00

茶文化

普洱茶的历史错乱与人心错乱

2023-9-10 13:27:4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